到德國留學後,你也改變了嗎?
不知不覺已經在德國待了兩年了,你可能會問我習慣德國留學生活了嗎?
其實沒有,只是漸漸改變自己,調整自己,讓自己達到最佳的身心狀態,而漸漸地也發現這些改變對自己帶來的是正向影響,所以打把一些心境記錄下來。
記得在一次的小組討論中,只有我一個不會說德語(無法用德語交談),而組員也不會因為我聽不懂德語,就自動切換成英文,反而是他們很盡情地用德語交流,而我也就被晾在一旁…
這個時候,你有兩個選擇:
可以選擇裝忙,也可以請他們轉換英文,當時我選擇了第二個,跟他們說我聽不懂沒有辦法參與討論,可不可以請他們轉換成英文,而這時,他們才突然意識到「對耶!你不會說德文…」後續的討論也才得以繼續…
在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,我們可能常常會想著對方怎麼會不知道我不會說德文呢?他們應該替我想啊!但要記住的是,這裡是德國不是台灣,德國人不像我們看到外國人就會主動跟對方說英文,而我們需要自己去爭取,沒有爭取他們就會覺得你沒有差。
但其實,這種小組討論很常發生在學校或研究機構裡,而我也並不是一開始就選擇第二種方式,一開始的我也默默地沒有吭聲,整個討論對我來說變得很沒有意義,也浪費很多自己的時間,當時的我很想找地洞鑽,很想離開那個地方也很想哭,只好把這些心情帶回家並把這些負面情緒帶給了也在念書的男友,但問題卻完全沒有解決,也只是在逃避而已。
回家後重新自我整理後,與一些前輩們分享自己的經歷,他們也建議我一定要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,並讓他們知道我很在意這件事情,而漸漸的這個問題也解決了…
我想再分享另一個參加國際研討會的例子,研討會當天,我們會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在大型海報上,而作者會站在海報一旁也解答別人的詢問,當時,我也就到處晃晃,看看有沒有我有興趣的研究可以學習或參考。記得當時遇到好幾個從台灣來的同學,我也就過去跟他們相認,而我的德國朋友也跟了過來,一起觀看那位台灣同學的研究海報,當我的德國朋友看完海報以後,就對台灣同學說「你的研究做的很棒」當時那位同學馬上回答他說「沒有沒有。」
這時候,我們都知道他的回答是謙虛、是客套,但對我那個德國朋友來說他很錯愕,不知道該怎麼回應。如果你都覺得自己的東西不夠好了話,你為甚麼要呈現你的研究成果呢?我想這就是文化差異吧!但因為我們的謙虛可能在國外會錯失很多良好的機會。
經過這兩年,這個時間不是很久,也只是我個人的體悟,但還是想把這些感觸分享出來…
當我們出國在外,一定要適時的表達自己的想法,千萬不要認為別人都會設想到你,要自己去爭取自己的機會
也不要害羞,更不用謙虛,勇敢的接受別人的讚美
出國還要學習的事情很多,我自己也都還在學習…共勉之。